去揚州究竟是說“上揚州”,還是“下?lián)P州”?
發(fā)布時間:2023-12-23 8:41:37 來源:網(wǎng)絡 瀏覽量:1183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古人來揚州的時候,有時候是說“上揚州”,如“腰纏十萬貫,騎鶴上揚州”;有時候卻說“下?lián)P州”,例如我們都熟悉的“煙花三月下?lián)P州”。
那么究竟什么時候用上揚州,什么時候用下?lián)P州呢?
一般來講,從北往南走用 “下”,如乾隆下江南,那是乾隆皇帝從北京出發(fā)沿運河南下到揚州,是從北向南的行程,隋煬帝三下江都,也是類似情況。而從南往北走往往用“上”,如“新四軍北上抗日”。
清代人物乘船竹根雕
還有一個規(guī)律就是從河流的上游到河流的下游一般用“下”,反之則用“上”。如詞語順流而下,逆流而上。翻閱歷代詩詞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凡是“下?lián)P州”的大都和乘船有關,因為揚州處于長江下游,從長江上游到下游去,一般用下?lián)P州。李白的詩《送孟浩然之廣陵》,李白是從長江上游的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到長江的中下游的廣陵,一路往下,所以李白用了“下?lián)P州”。
第三個情況就是經(jīng)濟不發(fā)達地區(qū)到經(jīng)濟發(fā)達地區(qū)用“上”,如“上街”和“下鄉(xiāng)”。
揚州出土的宋代仙人騎鶴銅鏡
而在實際使用中,相對于“下?lián)P州”,“上揚州”這三個字大多只和“騎鶴”有關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腰纏十萬貫,騎鶴上揚州”。
這句話是出于南朝的一篇小說中。
原文是這樣說的,有客相從,各言所志,或愿為揚州刺史,或愿多資財,或愿騎鶴上升,其一人曰,腰纏十萬貫,騎鶴上揚州,欲兼三者。翻譯成白話文,就是說有一天幾個人在一起暢談自己的人生理想,其中有一個人說,我的理想是當官,要去揚州做刺史。第二個人說我想當大款,我想有很多錢。第三個人說我想成仙,騎著仙鶴愿騎鶴飛升。第四個人最貪心,他說我的夢想是你們?nèi)齻€夢想的集合,我要腰纏十萬貫,騎鶴上揚州。首先我要腰纏萬貫,帶著一筆巨款,然后騎著仙鶴成了仙,最關鍵的還要上揚州當官。所以這個“上揚州”,還包含著去揚州上任的意思。
經(jīng)過這么多年,為什么好多版本都說是下?lián)P州?
但上揚州和下?lián)P州又是相同意思的,是可以通用的字。但上和下,在表達方位做名詞是相反的。
在做動詞時或者說形成動賓詞組時,有的就能通用,但也有不通用的,如上街,就不能說下街,上山就不能和下山通用。
做名詞時可以有上街和下街之稱,但只表示方位的。
所以,并不是從地理位置的高低說上或下。騎鶴是說自己在高處,揚州在下面,騎鶴肯定不能走大門,肯定在揚州城的空中,下面是揚州,所以是下?lián)P州!
但實際上是沒有這個場景,只是作者講的一個故事。所以,有人說上揚州,有人說下?lián)P州,其實一個意思,就是去揚州的意思!
還請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的老師給予指正!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